新竹簡史 社區所在 歷史古蹟 社區願景 社區百寶箱

竹塹簡史)(漢移民四階段

四波漢移民)(不同時間的空間變化概況

潘國正 

前言

 三百年前的竹塹(新竹的舊地名),曾被形容為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。康熙 三十六年(1697)四月來台採硫磺的郁永河,他撰寫的"裨海紀遊"書中,描述他目 擊的"竹塹埔"情況,詩曰:『自竹塹迄南嵌,八、九十里,不見一人一屋,求一樹 就蔭不得。…………非人類所宜至也。』
 二十四年後,康熙六十年(1721)隨兄藍庭珍征討朱一貴之役的藍鼎元,途經竹 塹地區,寫了"記竹塹埔"一文,有如下的描述:『竹塹埔寬長百里,行竟無人煙, 野番出沒,伏草莽似伺殺人,割首級,剝髑髏取金飾,誇為奇貨,由來舊矣。行人 將過此,必倩熟番挾弓矢護衛,然後敢行…….."。』
 三百年後的一九九六年,遠見雜誌評選出新竹縣市是台灣省(北高二市除外)"最 理想居所",也就是"最適合居住"的地方。從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竹塹,到最適合人類居 住的新竹,三百年來發生了什麼事?
回新竹簡史

竹塹社簡史

 新竹古稱竹塹(音同"欠"),音譯自最早居住在新竹平原的原住民竹塹社的道卡斯語而 來,竹塹社原住民屬平埔族道卡斯族,有史料紀錄始於荷蘭據台時代,荷人稱竹塹社為 pocael ,或稱為Pocaal 社,另有居住在新竹樹林頭、九甲埔的原住民眩眩社為Gingingh 社。西元1647年始有竹塹社之戶口資料,共有78戶,324人,在1654年竹塹社戶口達到最 高峰時,有149戶,523人。眩眩社在1654年戶口最多時有44戶,102人。前者文獻記載較多, 並曾出過秀才,後者文獻記載不多。
 清代道卡斯族竹塹社族人,在康熙三十六年(1697,歸順清朝,成為熟番。二十入年後, 也就是1721年,竹塹社由頭目衛阿貴率領九十五位族人,支援清兵平定朱一貴有功。清廷賜 了七個姓氏,"錢、廖、金、潘、衛、黎、三"給竹塹社族人。
 雍正十一(1733)年。同知徐治民環植刺竹為城,官方論令竹塹社原住民遷移到舊社,住了 十六年,因頭前溪經常造成水災,在乾隆十四(1749)遷居到新竹縣竹北。竹北市中正西路 二一九巷內的"采田福地",就是原住民手塹社的祖祠。
 清乾隆時期,竹塹社雖然在漢人的政治和文化壓迫下,但尚有不少地主,會雇用後期移入的 粵籍人士為佃農。竹塹社族人之經濟地位在日據初期廢除大租制,土地利益喪失後趨於沒落 。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張炎憲教授近年來的調查,顯示竹塹社族人均已漢化。
 漢人移入竹塹之前,以竹塹社為主的原住民,和土地的關係是一個擇樹而棲,以狩獵為主, 與自然生態保持和諧平衡的狀態。從清朝描繪原住民生活的古圖中,尚可見原住民追逐野鹿 的場景。回新竹簡史


漢移民拓殖四階段

 漢人進入竹塹開墾,文獻記載始於福建泉州人王世傑,隨後有客家人徐立鵬移入,竹塹地區由這二個比例相當的族群開墾新竹平原和丘陵。康雍乾階段對台政策,基本上是"移民先至,行政後隨",更為避免民變,多次實施海禁或不准攜眷來台,因而有"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"的說法。清朝移民在竹塹拓殖過程,大抵可分為下列四個階段:
第一階段:王世傑等人在康熙五十年(1711)開始,新竹縣(涵蓋目前的新竹市)各河川下游土地,從苑裡、通霄、後龍、竹南一帶與新竹連接大略開墾完成。墾殖者和竹塹社原住民的關係是和諧共存。

第二階段:雍正三年(1725)起,粵人加入拓殖行列,這時的移民,向河川上游及山地進行開墾,新竹地區進入了閩、粵併肩開墾的第二個階段,閩人普遍分佈在新竹、香山、竹北、新豐等近海地區。到了乾隆年間,閩人從商者以耕田者居 多,粵籍移民繼閩人之後陸續渡海來台,進入新竹、竹北、新豐、香山等地。乾隆年間(1736-1795),關西、、新埔、竹東、芎林、橫山等城鎮成為粵人及竹塹社平埔族人的拓殖天地。
第三階段:乾隆五十一年(1786),竹塹社因協助清兵討平林爽文有功,清廷為表示優遇,頒布屯番制,未開闢土地一律劃為社番保留地,由竹塹原住民雇用粵人墾荒。
第四階段:嘉慶年間(1796-1820),竹塹社雇用粵人拓墾的地權,大部分都歸於粵人之手。道光十四年(1834),粵人姜秀鑾、閩人吉邦正獲得官方的鼓勵,組織"金廣福"(金是吉祥之意、廣是指廣東人、福是指福建人)大隘(位於北埔,列管一級古蹟)進行武裝移民,開墾生番盤踞的北埔"寶山、峨眉等地。新竹地區的拓殖在這個階段大致完成。 回新竹簡史


四波漢移民

 漢人移入竹塹,上節以開墾時期區分階段,本節以漢人進入竹塹的時間序,分類為四波漢移民:
1711年第一波移民---閩南人 康熙五十年(1711)間,(另一說為康熙三十年,學界均採1711之說),福建泉州人士王世傑率子姪親族一百八十餘人,進入竹塹墾殖,開啟漢人(閩南人)進入竹塹開墾之始,形成竹塹第一波移民。 王世傑於明鄭永曆三十六年(1681)隨同鄭克塽運送糧餉北上接濟雞籠、淡水的部隊。負責督運軍糧的王世傑,運糧北上途經竹塹時,見此地荒原平坦遼闊,溪流縱橫,因而請墾。他引用漢人耕作技術,以暗街仔(東前街三十六巷)為圓心開墾。 出生於順治十七年(1660)的王世傑,在三百年前,進入"不見一人一屋,野番出沒,割人首級",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竹塹,開墾成稻浪處處的良田,1718年開鑿四百甲圳(後稱隆恩圳,今天仍是新竹平原重要的灌溉水圳),開啟竹塹水利之始,新竹平原的農田均為其鋤犁所及。
1725年第二波移民---客家人 客家籍移民參加墾荒,據史籍記載以雍正三年(1725)為開端,粵省陸豐縣人徐立鵬,進入竹塹埔西北約二十里之紅毛港新庄仔開墾,為客籍移民之始。 徐立鵬入墾竹塹的時間,離王世傑開墾竹塹埔不過十四年,當時水利較便的各河川下游,均由以泉州人為主的閩南籍移民開墾殆盡,客家籍移民以刻苦耐勞天性,向上丘陵地開拓。 根據師大地理所教授施添福考證,康熙、雍正以及乾隆初期,閩粵籍移民在竹塹地區胼手胝足從事墾荒,但墾荒範圍,當不出近海新竹、香山、竹北、新豐四鄉鎮。近丘陵和山區的竹東、芎林、橫山、北埔、峨眉、寶山等鄉,因生番盤踞,移民視為畏途。經官民組"金廣福",以閩客聯手武裝開墾,始見規模,也底定粵籍人士在丘陵、山區的墾地基礎。 客籍移民在丘陵地開墾,艱辛異常,因熟番協助清兵有功,清廷訂屯番制,限制閩粵移民不得開墾番界內土地,使客籍移民失去開墾荒地權利,而受雇於竹塹社之雇農。 由於客家聚落逼山近平地,逼山者,接近生番聚落,漢番衝突時有所聞,近平地者,與閩人或因文化衝突、或因經濟利益,閩客械鬥亦屢見不鮮。正因為這個因素,使客家移民,不論是個別的獨立家屋或聚落,居所必然有防禦工事,例如護龍有槍眼設計、窗口向內斜砌便於觀察等。今天走一趟新竹縣客家老宅,防禦工事處處可見。 (P.43 1725: The Second……至P.44第四行缺)
1949年第三波移民---大陸省籍軍民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變色,二百萬軍民轉進來台,包括六十萬國軍部隊。新竹地區因軍事設施眾多,加上接收政府的軍公教人員等,以大陸省籍為主的政治性移民,是繼閩南、客家移民後的第三波移民。目前眷村是第三波移民最具代表性的聚落。 日據時代新竹是太平洋戰爭重要軍事位置,包括陸軍第九師、海軍航空隊、燃料廠、新竹基地等軍事設施。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佈投降後,日人陸續遣返,移出的空間(以日式建築為主的官舍、工廠、倉庫等),成為安置國共內戰後撤退來台的軍眷居住空間。 民國三十九年五月十六日,國軍從舟山群島撤退時,先總統蔣公昭告"一年準備,二年反攻,三年掃蕩,五年成功"政策,意即政府隨時要反攻大陸,隨軍撤退部隊及眷屬待命在短期內返回大陸,加上來台軍眷眾多,與本地人語言不通造衝突,而部隊移動亦造成眷屬的不安定,因此興建眷村安置。由於是短期性、臨時性的住所,建築材料多半以"竹椽土瓦蓋頂,竹筋糊泥為壁",形成一個以竹籬笆為建材的居住環境,居民自成封閉性的聚落。 國防部在新竹市列管,屬於來台第一代居住的眷村有四十六個,可以說是台灣眷村文化和歷史發展縮影。新竹市眷村包括陸軍、海甩、空軍、聯勤、警備、反共救國軍等多樣化的軍種和部隊。日本政府發動大東亞戰爭,新竹市是南侵的軍事重鎮和跳板,也是北台灣的重要軍事基地,設立不同軍種而形成今天新竹市軍種多元化的眷村。 竹籬笆式的眷村,民國五十年左右,因葛樂禮、波密拉強烈颱風侵襲,改建成磚造,隨後因來台軍眷歷經十多年的"太平日",子女陸續出生,因而在眷舍前後院加蓋,而形成今天所看到狹窄巷弄的眷村模樣。經歷半個世紀,政府已經不再反攻大陸,四周大樓林立,眷村成為最簡陋的居住空間。 今年是第三波移民遷台半個世紀,知名作家李敖今年就舉辦"禍台五十年"紀念大會。五十年來因眷村自成一格的單元,形成不同於一般以姓氏、宗親、血緣為主的社區。眷村是由部隊、單位、軍種組成的特殊社區,是村民以部隊文化為主軸發展出來的社區,在上無一片天,下無一寸地,在台無親無戚的情境下,眷村居民形成"患難與共,有情有義"獨特的文化風貌。 台灣眷村的形態以及形成的文化,是其他國家難得一見的例子。第三波移民異於因經濟因素、以單一省籍為主移民的閩客移民,在台灣土地上形成十分特殊的地景。目前的第一代多數都是七旬老翁,在台繁衍了二、三代,有人已經有了第四代,他們是移民的參與者,有戰爭、逃難、離鄉背景的特殊生命遭遇。 第三波移民者,早年思鄉歸故里的情懷,在開放探親後圓了年輕時代的夢想,但面對故鄉之人事全非,和親友的價值觀相差頗大,大陸以台胞看待的情形,加上後代在台灣已落地生根,台灣已成為他們的新故鄉了。尚待改建的眷村風貌,形成台灣特殊型式的地景風貌。
1980年第四波移民---科技人 新竹縣市近八十萬的設籍人口中,有六萬人在科學園區服務,易言之,每十三個縣市居民中,就有一位是因為科學園區的設立而進駐。這波移入新竹,以科技人主的人口,是繼閩南、客家、大陸省籍三波移民之後的第四波移民人口,他們屬於科技工業發展後所形成的城鄉移民。 日據時代新竹市赤土崎(今之光復路沿線),殖民政府為了發展軍事後勤工業,鑑於新竹地區的油氣、原料等資源,而將赤土崎開發為工業區,科學園區對面的新竹變電所,就是殖民政府興建的埔頂開關所(變電所)。 台灣光復後,首先接收天然瓦斯研究,成立聯合工業研究所(今之工研院化工所),四十五年清大在新竹復校、四十七年交大在新竹復校,六十二年整合整個研究所成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,為民國六十九年新竹科學園區打下基礎。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後,科技產業發展快速,當年一片黃土、甘蔗園,園區從幾個標準廠房起家(位於管理局右側,最近計畫拆除),吸引眾多高科技人員服務,近二十年發展下,目前在園區服務的人口數已高達八萬人。如果加上外圍的科技衛星產業、工研院、清大、交大、中華大學、食品研究所等單位,科技人在新竹的常駐人口超過十萬人。 根據內政部七十九年對新竹市進行的戶口普查統計顯示,新竹市常駐人口中,接受過研究所教育(碩士博士)占十五歲以上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五,是全台灣最高比例的都市(排行第二的是台北市)。接受過大學教育的比率也排行全台灣第三(台北市、台中市分居一、二名),平均接受過高等教育(專科以上程度)的人口比例中,新竹市排行全台灣第三,僅次於台北市和台中市,說明新竹市的人力素質相當高,這和新竹市高科技單位多,吸引高科技人口居住有密切關係。 新竹市近十年來,對人口的吸引力遠大於遷出率,新竹縣這二年也突破四十萬人口,園區八萬員工中,約有七成是設籍或常駐人口。從統計數據說明,科學園區提供的就業環境吸引來的高學歷人口,形成第四波移民的人口主流。 以理工背景為主的科技人,和地方社區的互動仍屬薄弱,科技人對地方資訊不易取得,地方也未積極提供資訊,因此科技人對地域的認同,還需要一段時間催化。這波移民因所得高,消費驚人,其對土地空間的需求和環境的要求,帶給新竹土地空間的發展相當大的衝擊。 在園區服務的科技人,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,由於股票分紅等福利制度,科技人呈現高學歷、高所得和高消費,造成新竹市連續十多年來平均的家庭消費支出和可支配所得,一直排行全台前三名。科技人進入新竹後,十層以上高樓陸續從土地"長"出來,園區本身進行的"安家計畫",在香山、寶山等地聯合開發的土地面積也超過六百公頃,對山坡地帶來不少的衝擊。 回新竹簡史










不同時間的空間變化概況


 清朝時代地貌 清朝時代的竹塹,大抵是閩客二大族群,在新竹平原鑿圳引水展開以農業為主的大型墾殖,地形地貌出現大幅度改變。特別是在台地和丘陵地區,後期移入的粵籍移民,所據土地水源不豐,土地不肥,出現類似階段式的茶園。不過在傳統工具的限制下,農作開墾對土地的衝擊有限,仍維持著與自然共存共榮的關係。民間建築居所,包括茅草屋(草寮)、土埆厝、紅磚瓦屋,大抵都是就地取材。 公共設施方面就出現變化,最大的工程之一是為了防禦安全需求,而於道光七年(1827)農曆六月十日動工興建,道光九年(1829)農曆八月二十日落成的淡水廳城---竹塹城,今年正是竹塹城建城一百七十週年。 在此之前清廷政府視台灣為流寇盜匪聚集之地,以"斷不可築城"禁止台灣興建石磚城,僅於雍正十一年(1733)允許台灣興建竹子城,為應付台灣民變不斷,三年一小反,五年一大亂的權宜之計。直到多次民變,地方士紳出錢出力協助清廷弭平,始從開墾型社會,進入文治社會,清廷始於道光年間允許台灣興建石磚城,其間兼有築土圍城的設計。大抵這些公共設施均源自於中原文化,更精確的說,幾乎都來自閩客族群原鄉的建築型式,甚至進入日據時代後寺廟的已建,仍是延請大陸的唐山師傅設計和施工。 基本上,明朝在竹塹地區只有駐軍,而且時間很短,並沒有對這塊土地的空間產生任何影響。進入清朝後,雖然統治台灣一百八十多年,官方勢力薄弱,資源有限,亦無心經營台灣,因而新竹平原地景地貌的變革,均出自於地方鄉紳之手。
 日據時期地貌 新竹平原的地貌,最大規模的改變,始於一八九五年六月二十二日,日人攻佔竹塹城之後,殖民政府佔領台灣,大量引用明治維新時赴歐學成的留學生,引進西方的城鎮規畫觀念,實施市區改正(都市計畫),進行衛生、下水道、街屋、公園等公共性的規範, 甚至標準時間(1896年1月1日)以及學校制度的實施(在此之前只有私塾和科舉制度)都始於殖民政府,政治力量主導了城市的風貌。在西方重視線條、方格子的都市計畫,套在圓型為基調的竹塹城內市街風貌,因而有重大改變,例如拆除衙門、城牆等公共性建築,目前遺留下來的只剩下少許的寺廟和民宅。
 台灣光復後地貌 台灣光復後,城市因盟軍轟炸呈現斷垣殘壁的景象,在隨時要反攻大陸以及經濟疲弱的條件下,政府無力也無心構思城市經營,都市計畫均沿用日據時代的架構,直到政府十大建設出現,台灣始見大規模公共投資。不過城市空間的經營一直缺乏系統性的指導方向,因而出現今天我們看到的城市風貌,只能以凌亂不堪來形容,這反而凸顯了日據時代的建築,成為都市可貴的"風景"和文化資產。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帶來的第四波移民進駐,因對住屋的需求量大增,加上合計六百公頃以上的"安家計畫",讓新竹的城市風貌,朝立體化發展,山坡地遭到衝擊,城市變得擁擠,青山減少了、綠地不見了、天空也變小了。
 小結 本文花不少篇幅著墨於竹塹到新竹的開墾和族群遷移結構,企圖說明土地和空間是因人而存在,不同移民的進駐,帶來不同的文化,反應在空間就是地景和地貌的改變,最後簡介新竹地區在不同時空,各個族群進駐後的空間概要性變。 回新竹簡史

原文請看新竹市政府網頁